研究路上的中途覆盤

Jerry 何吉瑞
Jan 23, 2024

--

趁開賽前先拍一張

來美國之後重拾下棋這個樂趣,因為見面機會不多,有些棋友會在網路上約那種一天一手的超級慢棋,主要是給對局者比較大彈性,當然因為我是比較急躁的類型,有時候下一下就會忍不住想回顧,甚至開一下AI局勢判斷,但有一說一,每次這麼做最後都會被判斷的內容影響,最後輸多贏少,反倒是直接順著自己意見下完,思路一貫比較有機會贏

大致因為這樣,後來很少做中途覆盤這種事情,但是現在好像不好好回顧與面對一下,也不知道怎麼會把一盤開局不錯的博士生活玩到這個尷尬局面

回台灣第二個地方就去母校(拉麵先)

登入前的起始能力

首先我回顧一下來美國之前的狀態,經過最後兩年半的衝刺與運氣,技術與知識方面我認為是普通,頂多是比較快能想到好用的工具,但是在工具本身的使用純熟度不算特別好,口語報告算是偶有佳作,翻車也不少,比較有優勢的是在大學受過相對嚴格的寫作訓練,所以在用字、文章結構上會比同級的學生稍微敏感一點,當然這邊指的是找到錯誤,修正錯誤是另外一門很難的學問,後文若有機會再提

簡單來說,當時履歷算不差,但仍然有包裝 > 實力的嫌疑,主要還是大學時期剛好運氣來,前幾個試下去的方法剛好就成功,也很順利的第一次投稿期刊論文就上,但這也是危險的開始,當時心裡存著「沒真的那麼難吧」的想法,心裡想著我一年平均就一篇期刊論文,後面還能有多難不成

即使最後半年經過當兵智商重置,加上某些原因莫名在出國前工作量暴增,也大約是帶著巔峰期八成的能力來到美國,然後就是故事的開始了

博一:看似合理,暗藏危機

為了更瞭解教授,第一年採取了rotation,或者說比較像是parallel,同時在跟兩個實驗室做研究,還有兩門課在手裡,偶爾還有台大的炸彈要拆,光聽起來就蠻爆炸的,所幸當年剛好是2020凡事遠距,做事上相對有彈性,也不太需要移動、社交,無形中省下很多時間,也讓我不知不覺把自己的行程越塞越滿,問題就開始埋下了

當一個禮拜有三個meeting,即使後期把課給翹好翹滿,光是implementation+後製slides就佔去了相當大一部分的時間,幾乎是沒有時間去認真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演算法,或者這個問題有沒有其他的延伸性,甚至連看paper都是很蜻蜓點水,看似有產出,其實大部分都是incremental work,實際內涵很有限

當然,meeting還是有帶來一些好處,一週三次的slides做久了品質還是會起來的,還有就是在缺乏社交的疫情期間,那些meeting對口語表達的幫助,只是因為我習慣性脫稿演出,導致常常報告水準的落差很大

大致在博一結束前,和其中一個老師的研究主要在醫學影像,靠寫作能力大概出了品質普通的conference paper以及journal paper(當時submitted)各一,原因如同前述,時間擠壓導致研究最後深度有限,而在另一邊,也就是我現在的老闆,模式稍微不同,第一個學期我們主要在讀paper思考題目,但是第二個學期突然有個練習讓我來做,第三個學期又轉換到一起看paper的模式,當時我還沒有很清楚察覺狀況,反倒是想說「這種開放式思考的教法還蠻好的,都是討論而不是一言堂,這我喜歡多了」

換句話說,我同時在一個極端系統化與極端無政府的團隊工作,那以個人經驗,已經在亞洲看到太多系統化的問題,第一年感覺又遇到一個這樣的團隊,心裡很自然就傾向無政府主義,同時也認為自己的學術基底夠深,足以成為實驗室第一個學生,開疆破土的存在

想想也是蠻好笑的,一個人如果已經習慣在系統化的地方做事,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就在一個相反的系統內開疆破土啊

博二:收割成果,然後…?

第二年開始跟現在的老闆有了具體的題目,是一個化學應用相關的,當時已經想好rotation要在兩學期內結束,然後去跟現在的老闆努力,但是在第一個暑假,就開始遇到一些新的問題

主要因為我們的project都是跨系合作,例如我們多了一個讀書會,要念神經科學的論文,但是沒有很清楚對我們本身的幫助,問教授們也沒有問出個所以然來,或者是常常遇到轉達資訊上的誤差,老闆轉達合作夥伴的想法過來,跟我自己查找的不吻合,最後去反覆確認才知道哪部分出現誤解,一來一往浪費了非常多時間,或是大家一起去光學桌裡面看如何搭光學系統,即使這件事跟我的project完全無關

簡單來說就是schedule了太多的meeting,卻沒有在事前想好這些meeting預計要做什麼,但當時還是幫自己找了藉口,反正rotation還沒結束啊,我也還在上課啊,出現一些進度落後,以後時間空出來就自然會解決

當然不會囉,壞習慣一旦養成,就很容易如影隨形的啦,而且,你沒你想像的那麼多功能喔

博二下稍微收割,化學系合作那個計畫最後變成一個poster去conference報告,而rotation期間的醫學影像計畫論文被接受,加上UCSD的課我還算抓到訣竅,順利通過了preliminary exam,rotation也正式結束,看似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前進,卻沒發現我已經把身上學術存款花完了,這時候手上拿到另一個project,就是很需要光學基底,在進入博三前,也約莫花了一個學期摸索需要的技術,然後,就是泡沫破裂的開始

專家多,有時候不全然是好事

博三到現在:泡沫破裂

前兩年至少都有固定產出,第三年就是把前面的壞習慣累積之後,一口氣爆開的後果,光學的project需要大量時間投入,而且internal meeting接受的問題強度,都和之前是不同的等級,比較幸運的是之前大量meeting累積的做slides以及報告經驗,讓meeting品質至少維持住一定的地板

第一個學期就是純粹技術水準不夠,光是讓系統能跑起來就花了很多時間,而老闆是光學出身,這種code相關的問題大部分只能自立自強,也算正常,這邊單純屬於速度比較慢,倒也還不到完全爆開的程度

第二個學期是災難的正式開始,因為project開始前,方向通常很vague,不過在implementation慢慢上路後,就大概應該要知道我們要把這個技術應用在哪裡,具體貢獻是什麼,然而無效meeting的問題仍然存在,也讓這個推動遙遙無期,我本來以為,當我把手上的事情變少,就會多一點時間出來處理想要做的project,但事實是,如果我從來就不注意meeting的效率,那擁有的時間再多上去,只是讓換出來的產出率越來越低

也就是因為事前我們沒有很好的規劃,所以即使到第三個學期,稍微有點成果,團隊每個人的觀點卻大相徑庭,有些人認為某些發現有publication價值,有些人認為這並不吸引人,這種分歧很正常,卻是我始料未及的,以往就算是合作,能發paper與否都是一個人說了算,從來沒有這種討論了半天,結論卻模稜兩可的狀況

就不開博四這個階段了,因為現在大概就在那個延伸,project的與會者多,又來自不同lab,決策過程常常是合議制不是多數決、更不是領頭說了算,所以到最後容易讓實際做事的人沒有方向,雖然是博三才意識到,但實際回顧,問題早有跡象發生,只是沒有提前去處理,等真正影響到自己,常常都很難收拾了

怪「風氣不夠好」嗎? 怪「教學研究本末倒置」嗎? 怪「權力與責任沒放一起」嗎?怪來怪去,好像也不覺得真的有什麼幫助,畢竟覆盤的目的,從來就是看自己有沒有見微知著,前面沒發現的問題,後面長起來就不好處理了,別人怎麼下棋,從來都不在我們能決定的範疇

小結:修正一下以前的結論

我之前應該發過一到兩次關於「共同指導」的心得,現在重新覆盤的想法稍有不同,可能是我選擇了方向相對極端的兩個lab,參與了其中一邊從proposal到publication,覺得這個過程中,可能我沒有很適合他們的做事風格,但問題是我選擇性逃避了另一邊,然後用一些比較美化的想法來告訴自己:從其他經驗來推,這邊發論文會是舒服的

因為不管是之前台大的實驗室,還是這裡我待過的兩個實驗室,做研究跟寫論文,從來就是兩個不同的stage,在rotation下決定之前,如果沒有經驗過,或至少看過,這個實驗室是怎麼處理論文的,我認為都是有點危險的,因為論文才是最直接反映在履歷上的項目,投資在論文上的時間,常常都不短於研究,更大於日常開會,所以能跑一次論文,不管結果如何,我認為都會對於rotation最後的評斷更加公平

而忽略論文體驗這件case不發生在別人身上,是號稱在台大發過一定數量論文的在下身上,想來也是挺搞笑的,不過也是提醒自己,我們畢竟從來就沒有自信的本錢,尤其在這塊大地上,比我們更想留下來的人比比皆是,努力真的就只是,所謂基本中的基本而已

--

--

Jerry 何吉瑞

台北出生長大22年後,目前在UC San Diego念不知到何時的PhD,小時候曾有夢想是當blogger,長大後發現還是言之無物,但希望能cover到一些比較少人討論到的地方,歡迎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