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幾個600天

Jerry 何吉瑞
May 15, 2022

--

不要被太陽騙了 還是會冷…

前言:日前某吉通過了UCSD的preliminary exam,剛好也到抵達美國的第600天,根據本網誌季更的速度,也差不多是時候分享一下一些經驗與淺見,看看600天這段不算短的時間以來,對於研究、生活等等的想法變化

快速summarize一下這600天的故事,大約前年(2020)七月和一位做Image Processing的資深老師連絡上,大概也想好是要做大學階段研究的延伸(medical imaging, image correspondence estimation),後來那位老師幫我推薦另一位新來的老師Nick,主要搞computational imaging,當時還沒想好怎麼做,於是跟著雙方都做研究四個學期後,決定專心就跟著Nick做,第五個學期把資深老師那邊的收尾後,第六個學期通過了preliminary exam

從階段性目標到職業

每個被罵翻的職業球員背後,都有很風光的學生棒球、甚至國家隊豐功偉業

討論大學研究和博班研究的差異時,我想拿業餘成棒和職業棒球來類比,記得那些被球迷噴到翻過來翻過去的雷包嗎?他們在學生棒球時代、成棒、甚至國家隊的表現都曾經很亮眼,甚至技壓職業選手,但最後能轉化到職棒表現是少數,能真正留下成績又是更少數,別忘了他們大多在選秀的階段,都被認為有職業的實力

又讓我聯想到高一的時候,在北一有一場座談會邀請到當時義大犀牛的林琨笙,一位同學問到如何帶領投手,他的回答是:「到了職業這個層級,選手都沒有實力上的問題,重點是如何在心態上帶領他度過難關」,當時的我是不以為然的,職業投手range這麼大,怎麼可能沒有實力上的問題?

多年後重新的理解的比較像是,能到職業的選手都是佼佼者了,但除了實力之外,更重要是如何把面對「盃賽」的心態與方法,轉換到面對「長期賽事」上,當每一個決定都要以未來十年的發展來考慮的時候,和只要打好可能兩個月後的幾場比賽,是非常不同的邏輯

回到研究,我們在大學生專題上,大多是「階段性任務」,完成一個project,好一點的可以發個paper,而在這個階段,許多人會開始有「我能做研究」的念頭,並開始思考自己是否要進一步申請PhD,就像業餘選手,入選台灣隊,繳出很好的表現,就會開始被討論是否要進入職棒

而到了博班,我們要努力的目標就不只是某個conference,而是如何在五年後做出好的thesis,值得讓自己通過qual和oral defence,做一個長期性的研究,不只是解決問題,更是發現問題、解釋問題,這些事情就像長期賽事的職棒,當我們做所有事都要要考量生涯發展的時候,就需要和處理階段性任務不一樣的思維

某吉帶著幾篇還可以的論文進入PhD,即使已經是journal paper這種不那麼階段性任務的東西了,還是感受到兩種心態的差別,當研究從一個階段性任務,轉為長期會跟生活共生的傢伙時,從社交、到買車租房都和研究脫不了關係,就和大學時期單純把研究當成一個階段性任務很不一樣

研究領域

能夠像白一樣掌握兩種以上屬性變化 是很難的

是否轉領域也是博班會考慮的問題,首先大部分申請人都有本來的研究領域,但不一定能在目標學校找到真的對應的老師,以某吉來說,本來是做autofocus和OCT領域起家,要歸類在computational imaging或image processing都可以,當然後來故事就像文初所說,找了不同面向的老師做rotation

一邊是在做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相關的研究,由於在開發和背景的一定基礎,個人上手速度是快的,但整體的開發就比較受限,甚至可以說是創新度有限,大多是一些extension或是incremental work

而跟著Nick做的部分,第一年多方嘗試但是沒有具體進度,暑假開始接了一個和化學相關的simulation來做,經過一開始痛苦的setup之後,慢慢掌握度拉起來,最近同時開始另一個和ray tracing相關的project,這兩個都算是本來很陌生的領域,但之前累積的實作經驗還是或多或少幫助

這裡想說的是轉換領域不是很罕見的事,進一步說,我們在大學時期的研究,大多還沒有成熟到可以稱為一個「專精」,反倒是可以利用本來的know how,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決定學生和實驗室是否match的因素很多,領域只是其中一個,但如果為了追求和背景excellent match而去放棄其他可能性,個人會覺得比較可惜

當然在做rotation的時間分配也是難題,個人是在第二個quarter把兩邊都走更深之後,越來越感受到時間分配的壓力,如果要兼顧生活部分和上課,幾乎是所有meeting都草草交差,沒有更多時間去思考題目深一層的意義,或是看自己有興趣的paper,個人會建議把停損點抓在第一年結束,對實驗室文化、研究題目有一定了解後開始專心,除了博班考試本身的時間壓力,大多學校第二年把課修完,可以比較好的規劃自己方向

可愛的小軟

軟實力

其實某吉在大學部的時候,除了硬的技術層面,受的指導很多在於科技文章寫作,這點確實在論文、書信、以及進度報告的寫作上有所幫助,此外某吉每個禮拜要生出兩份以上的slides,很大一部分訓練到我製作簡報、統整數據、以及報告的能力,這些能力很像是一個amplifier,可以一定程度讓meeting更有效率,但前提還是本身要有東西(把0怎麼放大都是0)

曾經我覺得自己在undergrad畢業時的研究summary很不錯,前幾天去回顧才發現是年輕時不成熟的作品(掩面),包括說舉例的好壞、內容順序的安排、甚至於用字的精確性等等,都是這兩年吸收到的

說回軟實力的部分,我認為博班學到很多硬知識很像是骨頭,軟知識有點像肌肉,骨頭是支撐的根本,但是要搭配好的肌肉系統才能完整發揮一個人的運動能力,除了知識層面之外,很多時候能不能impress觀眾, 是依賴於報告的清晰度

除此之外,作為長期待在實驗室的博班生,包括規劃時程、summarize論文、快速化繁為簡等等,都算是軟實力的一部分,雖然聽起來好像是很general的能力,但整合好這些能力,我認為在博班的幫助上,並不亞於研究的硬實力本身

進一步來說,我們在大學部強調的很多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到這個階段,同時需要的是包括分析、解釋、提出問題,題目本身是否有學術價值?如果有如何去說服別人?又怎麼從目前存在的work當中找出可以深究的部分?這些都屬於如何活用已知hard knowledge的部分

大家也要做出好吃的蛋炒飯喔(?

英文能力

個人對學習英文的看法細節可見去年另一篇文,這邊想說的是,本文大部分的讀者應該都不是英文母語者,也不會真的鑽牛角尖到要模仿母語者的發音(特別腔調),但作為聽眾角度,英文的流暢與否,還是會很大程度影響吸收的舒適度,用字的正確與否,更是無形中會影響大家的印象

圖片舉了Uncle Roger的例子,大家可以發現他的台詞中有很多文法錯誤(他本人英文超好,YT上單純是戲劇效果),但是基本都不影響聽眾接收意思,我認為歸功於他的「節奏感」以及「關鍵字」做得很好

這兩者其實也可以一起解釋,把句子中的關鍵字適度放慢,即使文法有小錯誤,也不會太妨礙讀者接收,而在流暢度的部分,很多人會認為英文唸越快越厲害,實際上就像中文,母語者講話也是有快有慢,主要還是速度穩定,想好再講,關鍵字傳達到意思就不會跑遠

至於用字,有些人會在書信中「過度正式」,這100%沒有壞處,但偶爾會造成尷尬感(想像你把敬請 教安放在每一封信的感覺…),例如上週我們收到合作對象寫來的”It was a great pleasure meeting you guys today!”,或者之前有收到”I hope this email finds you well”,這些完全正確也很有禮貌,但總是覺得出現在合作夥伴之間,有種莫名的不協調感

這裡沒有要種族歧視,但就某吉兩年觀察,同儕還是會對英文能力的培養影響蠻大,有朋友身在diversity高的lab,或是參加了一些local學生活動後,英文口說進步真的會很快,但如果是出來之前就不太使用英文,出來後又限縮在華人圈的,整體的流利度和用詞就會差蠻多

從06年到現在終於…在主場看到巨人隊贏球

回頭看申請

最後我想回顧一下申請PhD的部分,大四開始由於成績普通(~3.85/4.3),花很大心力在生產publication,希望有好的paper可以說服審查委員我的研究能力,但其實到現在包括看今年拿到offer的申請人資料,大多並不是帶著多少paper,主要還是推薦信上qualify研究能力,GPA qualify知識背景(當然如果讀者認為UCSD無法吸引滿手paper的申請人,也是一種論點QQ)

回到paper到底能不能說服研究能力這件事,近年來在某些領域由於paper量暴增,很多conference找不到足夠的reivewer,進而不能保證審查品質,所以很多時候paper的接受與否,並不能真的代表了這篇paper的學術價值高低,若進一步考慮到審查委員的領域差距,我傾向認為在審查階段,對申請人的paper能不能反應研究能力這件事會持保守態度

數月前在和今年錄取的potential students聊天時,發現他們手上的paper也都不算多,有位MS畢業的兩篇,有位一篇學士畢業論文,有一位則是尚無,比起paper,我想審查的老師更著重看的是審查資料中,能不能看到申請人的「潛力」,以及他(她)本身對於實驗室、學校的興趣是否濃厚,更重要的是性格上是否讓老師認為這是可以長期共同工作的對象(如果有面試)

如果是今年要申請的同學,可能看到這裡會覺得有點尷尬,因為剛剛說的都不是很好量化的指標(事實上這個過程是主觀大過客觀沒錯…),這並不是說產出paper沒有用,事實上這還是一個硬指標可以證明研究基礎能力,並且可以學到很多統整能力(也就是軟實力),但更重要的是產出paper背後,申請人對領域產生的興趣、認知,以及日後繼續發展的潛力

稍微總結

怎麼說呢,要總結這篇東拉西扯的文確實不太容易,旅美生活並不是完全顛覆自己過去的認知,比較像是一個全面性的磨練,以前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研究,到現在食衣住行都要自己搞定,研究要顧及的層面也比以前更深更廣,有很多的歡笑,但是也有很多徬徨無助的時刻,兩年前在寫心得文的時候,就希望自己可以不要斷炊一路寫心路歷程,雖然頻率從季更開始變成半年更,多少還是寫下一些東西,希望這系列不要爛尾吧XD

--

--

Jerry 何吉瑞

台北出生長大22年後,目前在UC San Diego念不知到何時的PhD,小時候曾有夢想是當blogger,長大後發現還是言之無物,但希望能cover到一些比較少人討論到的地方,歡迎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