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十年了喔

Jerry 何吉瑞
Jan 23, 2023

--

那個,別來無恙啊 (攝於12/26/2022)

2012年,一個還有基測但是只有一次的年代,某吉考進南海路的國語實小附設高中,a.k.a. 建國中學,走到教室門口就能聞到廚餘味,電腦不是在小朋友齊打交就是皮卡丘打排球,三年內發生一些不大的大事和不小的小事,事隔十年再回到這裡,到當年班導的導師班,和抖音世代(他們不承認)的學弟們聊天,覺得有些內容好像挺有趣的,稍微拿掉政治不正確的部分,補完一些觀點來寫成一篇medium

給台下的前言:我不太習慣稱呼各位為學弟啦,部分由於美國這邊不是這個習慣,另外就是現在聽到一把年紀的人還叫我學長挺白眼的,比大家不知道倪安東(UCSD校友)還讓我覺得時間都去哪了

給讀者的前言:以下內容保證主觀,也許不會像前幾篇那麼有意外的用途,請大家就當成我的個版隨手po來觀賞即可

如果大家半年後有機會入學,大部分的路上就和這天氣一樣風風雨雨

高失敗率與低可控率

誒你們看棒球嗎,通常我們說打擊率超過三成就是好打者,兩成五大概是平均,以數學來說,假設打擊結果獨立,三成打者有大概0.25的機率在四次打擊都摃龜,如果我們只看一個系列賽,平均一個打者獲得的打席大概就是十個,等於一位優秀的打者和平均大概還差不到一支安打,運氣或是狀況不好少一隻安打,甚至會低於平均

我想如果各位可以坐在這裡,這人生應該是成功多於失敗,喔那個,請不要鬼扯什麼我在建中台大被電這種屁話,然而當我們越走越遠,會發現人生是高失敗率的旅程,運氣或者狀況不好時,常常看到實力高於平均的人,表現卻在平均以下,而高失敗率往往伴隨著 — 低可控率

各位所在的高中時期,大部分結果都還是我們自己能控制的,但是一步步走到研究這個階段時,不可控制的因素越來越多,有沒有潛在競爭對手、合作對象會不會雷、甚至審稿階段出現的reviewer水準夠不夠,一篇好的研究要產出,中間有太多作者本身無法控制的因素,遠遠不是唸書階段那種公式能理解活用,就很容易高分的概念 (好吧,某些情境下也不一定)

一個環境的成功機制,往往不太能真正移植 (圖片來源:Yahoo運動)

結果就只是結果

誒你們很快要學測了對吧 (寫文當下已經考完),其實說真的不管結果怎樣,他都不直接代表你各位三年的努力值得不值得、甚至於念書方法正不正確,就像角落那位象迷朋友,你的球隊雖然拿了很多次亞軍,但是整體球隊的建軍方向正確,常常只是缺一點天助,你看你們堅持了快十年,現在不就在開花結果了嗎 (全班開始建中式起鬨)

好啦這只是公堂上舉例,其實唸書/研究方法甚至心態這種因人而異的事情,很難說誰教誰怎麼做,但是如我上一段所說,結果好壞取決於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它不該成為一個評斷成敗的gold standard,反倒是如果死死抓住在一個階段的成功方法,希望複製到下一個階段,這往往會跌到很慘,就像那個誰台灣打擊率四成,到日本也不到一成啊 (建中式起鬨again)

好啦,換以我個人來舉例好了,2015年學測應屆其實是考入台大材料,16年轉系考才進來台大電機系,但是在兩個環境的生存邏輯差非常多,前半年經歷比較嚴重的下滑,但其實仔細回顧我的整體習慣和大一沒有太大差異,但是沒有跟著環境轉變而調整,就有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並不是結果很好我就必須維持方式,也不是結果不好我就必須調整,一切都是case by case,所以你們現在有很好的藉口來準備最壞的可能性(咦?)

韓國高中投手沈俊錫,未入選U18卻因為157火球拿到75萬美金簽約 (圖片來源:Ettoday運動雲、出球致勝)

審核申請人 要看控球還是球速?

某吉這些年來除了變老,也陸續有機會幫忙看一些申請資料、和錄取者聊天,每到秋天偶爾會有學弟妹私訊一些申請相關問題,剛好撰文當日也在看實驗室暑期研究計畫申請履歷(真心頭痛),所以這邊講一下我的看法,先引入一個長久的辯論題,在評價投手時,到底該更重視球速還是控球?

我小時候的主流答案是控球,之前打乙組也是控球派投手吃香,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對此深信不疑,然而,近年選秀屢屢出現球速勝過控球的投手中選,那些所謂控球派的投手反而是弱勢,例如今年選秀會創造歷史的藍翊誠,就是普遍認為球速見長,他在乙組的數據也沒有到MVP等級(純鄉野雜談未考證,有錯請指正),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是他打開這扇門,這些所謂控球更精準、帳面成績更好的選手別說落選了,反而連選秀的邊都碰不到呢?

這邊我認為是需求上的差異,以職棒長期培訓的角度而言,控球可以靠時間進步,球速、身材條件這種反而很難,類似於與生俱來的天賦,更直接一點說,控球派的投手對武器的掌握度很高,也能屠殺他所在的層級,但他們的武器可能無法在更高的層級生存,速球派的投手也許有些武器掌握度相對不穩定,但這武器本身是有在更高層級起舞的可能

換個場景來說,非常多人在學科成績表現優異,可以把課本內容熟練運用,但能否有效轉換到獨立研究上是個問號,常常是可以把別人交代下來的東西做到一定水準,但是到了自己需要發想的階段挑戰就很大,這對應了我們在評價申請人時,成績很像是控球,可以多大程度掌握知識,但球速很像是思想上的爆發力,差別是我們沒有測速槍,全憑藉和申請人的對談、研究產出來判斷所謂「與生俱來的天賦」

講白一點點,就是看這個人聰不聰明,也類似於運動的協調性夠不夠好,這可能聽起來有點悲觀,好像是天賦真的把人的未來一板打死,然而,天份也不是一張直達車票,那些在職棒職籃被罵翻的人,都曾經是人們口中的天才,決勝點是如何打造出專屬自己的武器,從技術上的到軟實力都是,天賦固然限制了我們很多,但靠後天逆轉的例子更多,例如阿凱差點一腳踢出大結局

陳勢安的天后有一句歌詞:「你要的不是我,而是一種虛榮」(圖片來源:陳勢安YT)

哈囉,唸書有趣嗎?

這其實是為什麼我會想整理出這篇文章,就是我可能在當下沒好好傳達給建中的各位,回美國才稍微有感覺的點,各位大部分未來要靠唸書吃飯,但是帶來熱情的究竟是讀書本身,還是好成績所帶來的優越感?有人說建中台大這種弱肉強食的機制很殘忍,但某種程度上它也給予了大家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

強調這兩者之間沒有對錯,只是可能帶各位走上不一樣的人生,事實上,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認為知識令人充滿熱情,尤其探索到更高層面的知識時,因此能早日確定知識到底在各位的人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很有幫助的,就像進入建中之前,因為之前好成績,某吉認為好多學科都很有趣,但隨著三年過去,開始和某些學科「因為了解而分離」,大部分的你們手上有興趣的部分會越來越專精,甚至發現每個都不有趣,去輪班研發矽盾之類

其實這個呼應之前那個結果的section,什麼都做得好,有時候只是因為環境的篩選強度還不夠,當未來真正遇到成績低於班平均、實驗遇到不知名bug、寫了許久的論文被拒絕等等,總之就是當所謂的不如預期成為每天的預期(啥繞口令),是不是還能有當年六成的熱忱,將會是不遠的未來在座很多人會面臨的問句

避免誤會,我還是要強調一次,發現唸書不有趣是很正常的,除了因為它本身確實長得不太有趣之外,另外就是大部分真正做學問的人,並不比拿學問盈利的人賺得多,甚至到頭來是靠這些乾爹吃飯,現在我唸到博三,也是常常覺得生活很routine,甚至有點對於研究疲乏,能不能喜愛到最後,連我自己也沒辦法給出確定的答案,只能建議大家誠實面對所謂知識在自己人生的角色,可能因為一時很風光的成績甚至著作,讓我們產生自己是somebody的感覺,但一切掌聲退去後,我們還是要回來看看自己的過去,現在,還有未來

喔對了,好不容易回來,不要叫我去吃什麼黑X冰,我當年只有入學跟畢業那兩天自願吃過,其他都是被拐去的

--

--

Jerry 何吉瑞

台北出生長大22年後,目前在UC San Diego念不知到何時的PhD,小時候曾有夢想是當blogger,長大後發現還是言之無物,但希望能cover到一些比較少人討論到的地方,歡迎光臨(?